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歌行。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若虚。这首诗是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被誉为“以孤篇盖全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它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之一。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
原文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历史渊源
《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陈朝。据载,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曾作过此诗,并为之谱曲。然而,原词已经毁于战火之中,没有得以保存。现存的《春江花月夜》是唐朝张若虚的作品,其自古以来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二、创作时代
张若虚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唐朝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春江花月夜》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三、创作地点
《春江花月夜》的创作地点大概率是扬州。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张若虚可能在此地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独特风情,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四、主题与情感
《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诗中不仅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意味。通过描绘月色和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五、艺术成就
《春江花月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突破了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同时,这首诗也以其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在后世继续流传,并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诗歌作品。它的创作背景涵盖了历史、时代、地点、主题与情感以及艺术成就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