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中外朝:丞相、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尚书、郎等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的现象
郡国并行:汉代地方政权,既有郡县制又有名义上的分封制。
中外朝制度又叫“内外朝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而采取的手段。“朝”本身的意思指的是文武百官在早上朝见君主,聆听君主政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之所以会形成中外朝制度,是因为封建统治者和文武百官的亲疏远近不同,商讨的政事和权力范围也不同。
外朝指的是文武百官在司徒或是丞相的率领下朝见皇帝的地方,原本由丞相来掌管。内朝则指的是封建统治者平时进行日常生活的地方。
中外朝制度是汉代,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汉武帝时。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
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
东汉文献中已不大提到中外朝,但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变化。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的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后,在位者多为女主、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