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孝文帝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由于拓拔宏深受祖母冯皇太后汉化改革的影响,亲政后继续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整顿吏治——规定地方长官的任期按治绩优劣为定,优者升级而久任,劣者降黜。北魏建立以来地方官没有固定的俸禄,贪污勒索公行。太和八年(484),始颁行俸禄之制,申明在俸禄之外贪赃满绢一匹者,即处死刑。
均田制——太和九年,颁布均田令,孝文帝改革规定15岁以上男子皆从政府手中领取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领取露田20亩。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至年满70还官。桑田作为世业,不须还官,可卖有余或买不足,但要栽种一定数量的桑、榆之类树木。
三长制——均田制实行稍后,又推行三长制,重建秦汉以来的乡官系统,取代宗主督护。民户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是为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征发赋役。三长虽亦多用豪强大姓担任,但在三长制下豪强不能再随意地荫占民户,国家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有了显著加强。
汉化政策——孝文帝本人有相当深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推行了一系列比较激进的汉化措施。太和十八年(494),将首都从代北的平城迁至汉魏旧都洛阳。下令改革鲜卑旧俗,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迁洛鲜卑贵族一律就地落籍,死后不得归葬代北。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1、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2、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孝文帝改革后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
3、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也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生产。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8020814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