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高考地理答题必背术语有很多,比如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等。
一、“原因、措施类”设问
原因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具体措施有哪些”“可采取哪些主要举措”“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
该类设问最基本的解答思路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有的放矢。
对于措施类设问,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问题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题时应注意:
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
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分析、评价类”设问
分析、评价类设问往往结合社会热点,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为切入点,要求分析或评价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劣,工农业生产、城市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大型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常见的设问形式有“分析某地发展××工(农)业的区位条件(优势)”“从××角度评价××区位条件”“结合××因素评价××的发展条件”“简要评价××对××的影响”“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分析”等。
在解答该类试题时:
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明确是评价利还是评价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该从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等;
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①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
②要从多角度分析,如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
③注意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除此之外,解答分析、评价类设问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材料信息,合理迁移相关地理原理、规律,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突出“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
三、“影响类”设问
影响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结合重大工程建设、产业活动、人口迁移、城市化等,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命题,常见设问形式有“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产生什么影响”“试分析××对××的影响”“分析说明××对××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等。
影响类设问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如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和对其他地区(事物)的影响,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可能影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等。
注意:如果设问给出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如“分析说明××对××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设问,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知道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
四、“特征类”设问
高考试题中特征类设问的命题形式一般有“描述”某国的地理位置特征、“简述”图中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甲地与乙地地理位置的异同点、“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比较”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
解答特征类设问的一般思路:
首先,看题目是否需要进行区域定位。如果不需要,则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需要,则结合经纬网和区域特征进行定位,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其次,结合图文信息进行区域的时空特征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若题目要求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则应注意审题: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清题目是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是异同点都找;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特征;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清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去比较,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若题目要求分析地理事物的特征,则应注意两点:一是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图文材料体现的特征和设问涉及的特征),二是分析特征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最后,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尽量使用地理术语,使答案简洁、准确。
五、“意义类”设问
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其实质是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多为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正面影响。
该类题命制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进行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是“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开放性意义类设问有增加的趋势。
解答意义类试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结合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不必生搬硬套。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分析。
六、“探究类”设问
探究类设问即地理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过程体现探究性、知识呈现体现综合性、思维方式体现发散性等特征。
其设问形式一般有“你是否赞同某地发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某地对××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等。
解答探究类设问的一般思路:
首先读题干,审问题;其次读图文信息,获取论据;最后亮明观点,说明理由。理由必须全面(如既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包括地理事象的优缺点对比)、充分。
1、先给个母题,然后举几个提问例子,其实都是一道题
(例如某某湖泊干涸的原因)
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②降水稀少,河流补给类型少,水补给量少③大量的工农业用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全球变暖的影响
2、常见术语提问题型
(例如某地的主要经济形式)
①第一产业以……为主,第二产业以……为主,第三产业以……为主
②产业分布较为(合理)或者失衡
3、凡是让你回答和"结构特点"有关的
(例如某地的生产结构特点)
①产业结构单不单一 ②某某产业的比重大,某某产业的比重小 ③某某产业比较发达
(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
4、为什么要这样做=积极影响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某某有某方面的优势
为什么某地能发展工业=某某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例如:南非发展金属矿产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所以你就得会一眼看出来他其实就是某地发展第二产业的条件。①某资源的种类和储量是否丰富(如果问的是不利条件就回答不丰富)②经济基础好,工业技术水平高 ③能源供应充足 ④市场前景广阔,需求量大⑤交通运输条件良好,运输便捷 ⑥水源充足,用水稳定
5、为什么某地地质条件复杂或者某地地壳运动活跃?
①某地地壳不稳定 ②某地可能多地质灾害 ③某地地势起伏较大
6、问内流区的形成原因?
①地形封闭,水不易外流 ②降水量少,河流汇入少 ③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注: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加以删减或者增加)
7、建坝,建水库的题型答题套路
(1)修建的好处=修建的合理理由=重要性:①可以促使水电,航运,养殖等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②可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有利于防洪疏淤 ④有利于增加居民生产用水量 ⑤有利于调节河流径流量,改善水质
(2)修建不合理=修建的坏处:①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影响湖泊的调水功能 ③影响下游地区的供水安全
8、湖泊消失的影响=河流消失的影响=水流量变小的影响
(1)自然影响:①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土地盐碱化 ②地产水位下降,水域面积减少
③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减少 ④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⑤造成海水倒灌(注:此点适用于材料给你的湖泊河流位于沿海地区)
(2)社会影响:①阻碍农业的发展,造成农作物减产 ②可能导致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的不足③影响水运(注:此点看情况而答,如果是干旱地区就不要写上去。例如咸海消失的影响,新疆某条河水流量变少影响)
9、水系特征
①河流流向 ②注入……海洋 ③支流多不多 ④落差大小情况 ⑤流域面积大还是小
10、修建(某线路,某管道)的困难或者……的困难
①气候……(寒冷、干旱或者模糊答气候恶劣),施工环境差,难度大②地形以……(一般说困难都是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崎岖,工程量大③线路长,工程成本高 ④线路安全得不到保证
11、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某地以发展重工业或农业为主,请为当地经济模式转型提出几条合理措施
①减少污水排放,提升环境质量 ②植树造林提高覆盖率③转变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升级
④发展新型(工业或者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⑤加强区域协调管理(注:这个题型是新课标全国卷的重点,每年大题必考)
12、某地生产种植棉花的条件(最常见就是在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发展某种农作物的条件(去第五点)①晴天多,光照充足 ②有充沛的灌溉水源 ③地势较低,地形平坦开阔④昼夜温差大 ⑤棉花成熟期无雨,有利于棉花采摘
13、分析气候差异=分析气候特征
常见问法:分析比较A地和B地的气候差异(一般会给图表数据)①某地气温高或者低,气温年较差大或者小(要从图表数据得到结论)②降水总量怎么样,降水集中在哪些月份
14、悬崖(峭壁等)形成原因①地壳运动形成断层 ②岩块上升形成断块山 ③断层面形成陡崖峭壁
15、某地风速大的原因:①狭管效应 ②受盛行风的影响作用(注:这样写是模糊答,老师看到不算错,能够准确回答什么风更好) ③植被稀对少,对风的阻力小 ④离风源地近,气压梯度大。
16、城市里的环境问题的成因
(1)城市水污染的原因等①过量的排放 ②生产生活产生大量的垃圾 ③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保护
④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2)城市里的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①规定规范排放标准 ②合理布局工厂,植树造林 ③建设污染物(如污水,也可以模糊答污染物)处理厂 ④积极引导树立环保意识 ⑤转变生产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7、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①人类活动影响小,污染少 ②工业化水平不高 ③空气洁净
18、解决某种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能源,天然气...)的污染,修复,短缺等问题的措施
(例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或措施)
①合理利用某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加快发展某资源的技术研发,提高某资源利用率 ③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法保护 ④加强对该资源的综合管理⑤加强宣传,提高对某资源的保护意识
19、生产种植油菜的条件
①维度较低,温度适宜 ②海拔低,生长周期长
20、某产业生产转移的原因
(例如A企业转移到B地区的原因)
①降低生产成本(如土地资金)②B地区的某种资源(如矿产,石油,劳动力,生产原材料....)丰富③B地区提供了优惠的政策 ④B地区交通运输条件优越⑤B地区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协调能力 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21、经济意义类专业术语
①经济效益好,有助于解决资源问题 ②社会效益好,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③环境效益好,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 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健康转变⑤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拓宽产业领域⑦有利于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⑧有利于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22、雾霾的成因
自然原因:①空气湿度较高 ②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人为原因:引用城市环境问题成因
23、分析交通战略地位
(例如让你分析亚欧大陆桥)
①某某是连接......的中枢 ②某某是沟通......的桥梁 ③某某是横贯......的纽带
24、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为主 ②地势以.....为主 ③地面起伏大、小
25、农作物商品率高的原因或特点
①土壤肥力高,土层深厚 ②地广人稀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6、工业集聚的原因=工业集聚的优点
(例如一大堆企业聚集到产业园区)
①共用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②促进交流合作与创新 ③实现规模效益
④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⑤接近原料产地(注:看材料情况答)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