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来高考高考复习高中语文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比喻什么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比喻什么

时间:2019-09-05作者:小书虫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专题: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以繁霜比喻自己的鲜血,抒发爱国之情。意思是自己和将士们保卫祖国的心血,像浓霜一般,把秋叶都染红了。联系爱情,可理解为自己一片苦心深情,有如秋季浓霜,洒向千峰,秋叶尽染。

《望阙台》全诗及翻译

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译文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

我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洒向群峰,染红所有秋叶。

赏析

首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此诗虽为登临之作,却不像一般登临诗那样开篇就写景,而是总括作者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卓绝战斗生活。“寒”,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与“孤臣”有着呼应关系。第二句写登临,又不是写一般的登临。“望宸銮”,交待出登临望阙台的动机。

“孤臣”,不是在写登临人的身份,主要是写他当时的处境和登阙台时复杂的心情。战斗艰苦卓绝,而远离京城的将士却得不到来自朝廷的足够支持,作者心中充满矛盾。得不到朝廷支持,对此作者不无抱怨;可是他又离不开朝廷这个靠山,对朝廷仍寄予厚望。

所以,他渴望表白自己的赤诚,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正是这矛盾的心情,促使作者来到山前,于是望阙台上站起英雄伫望京师的孤独身影。至此,我们才会看到,第一句诗不是徒然泛设。它其实为下面的登临起着类似领起的作用。没有多少年艰苦的孤军奋战作前题,那么此次登临也就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一联是借景抒情。作者登上望阙台,赫然发现:千峰万壑,秋叶流丹。这一片如霞似火的生命之色,使作者激情满怀,鼓荡起想像的风帆。这两句诗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的爱国将领忠君爱国的典型精神境界。在长达十来年的抗倭战争中,作者所以能在艰苦条件下,不停懈地与倭寇展开殊死较量,正是出于爱国和忠君的赤诚。

习近平用典-洒向千峰秋叶丹

在讲到我国科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时,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句典故。

习近平:“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句诗出自戚继光的《望阙台》。戚继光在守卫福建时,将福清县的一座山峰命名为“望阙台”,用来表明自己身在远方而不忘国家的重托。这句诗的意思是:多次的秋霜洒过万千山峰,使得霜叶红于二月花,就像自己的点点心血,染遍山川,浸透红叶。他以此表明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和不计个人得失的满腔热血,愈战愈勇,愈挫弥坚。

习总书记引用这句诗,是赞美老一代科学家淡泊名利,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科研一线,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实现了科技的重大突破,而且已经开枝散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他勉励院士们继续奖掖英才,提携后学,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的突破再立新功。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不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树立的崇高理想,更应成为每个中国人所要追求的人生境界。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