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来高考高考试题高考语文试题2019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真题试卷】

2019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真题试卷】

时间:2019-06-10作者:群群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专题:

北京卷

1.D

[解析]由第一段“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可知A,B,C正确。故选择D项。

2.B

[解析]A项,“ 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于文无据。C项,“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D项,“这则材料反映了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担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错,原文并没有提出应对策略

3.B

[解析]由原文“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可知,A,C,D正确,故选B项。

4.C

[解析]A项,“ 材料一分析了城市环境特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错,材料一并没有分析城市环境特点。B项,“材料二的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错,材料二并没有说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存在忧虑。D项,“两则材料中关于热岛效应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看法相似”错,两则材料对热岛效应对于生物生存是否有利是持相反态度的。

5.A

[解析]A项,“这与城市高温有关”错,有原文“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可知,是为了抗寒才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的,并非是高温,故选A项。

6.材料一:生物多样性面临城市化的威胁;材料二:城市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材料三: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化,要付出代价。启发:①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②了解城市化进程的深刻影响;③关注城市化,关注生态,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

[解析]通读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主要谈的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城市化的威胁,材料二谈的是城市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材料三谈的是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化,并要为此付出代价。考生只要认真读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即可得出答案。启发就是针对材料说的一些问题或者消极影响提出积极性、实用性的建议即可。

7.A

[解析] ①概:关涉。⑦既:副词,已经。故选A项。

8.B

[解析]“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错,意思应为“其中的言论大多虚妄不实过于华丽”。

9.C

[解析]“是可以被认识的”错,举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虽然人类可以改变物体形状,但天地的变化无穷,是难以被感知的。

10.①(像伯阳父那样)认识它的人不是无知就是糊涂。

   ②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11.①首先阐述山川只是物质存在,是阴阳之气的流动造成了大地的震动,不是与人商量,由人安排的,直接点明“天人相分”的论点;②其次运用对比论证,说明老妇烹调、老圃灌园可以改变物体形态,但天地无边、阴阳变化无穷,天理难以被人感知;③最后驳斥了伯阳父将国之亡归因于几条河流的荒谬。

[解析]文章在第三段开头便说“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 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阐述了山川只是物质的存在,不是与人商量由人安排的,接着运用对比论证来说明人类可以改变物质形态,但天理却难以被感知,最后又驳斥了伯阳父将国之亡归因于几条河流的荒谬。考生细读第三段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左丘明的《国语》,行文深渊宏大,卓越不凡,因此世人都深切爱好不能自已。其中的言论大多虚妄不实过于华丽,不关涉圣人的思想。我担心世间做学问的人都只被他的文采遣词所吸引而不关注其思想是否正确,是不适合儒家的道德标准符合尧、舜的主张的。(因此我)根据各种理论,写了《非国语》。

    周幽王二年,周国西部三处山川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父说:“周朝要灭亡了!天地之气的运行,不能失掉其秩序,如果秩序混乱,那百姓也要乱了。阳气蛰伏而不能生发,阴气凝滞而不能蒸腾,这样就有了地震。现在三处山川都发生地震,就是阳气流失而镇不住阴气了。阳气不足阴气鼎盛,河流的源头必然阻塞。水源一旦阻塞,国家必然灭亡。百姓没有生活来源,怎么会不灭亡呢?国家的灭亡,恐怕不出十年。十年是一个纪元。上天放弃(一个国家),也不会超过一个纪元。”这一年,三条河都干涸了,岐山崩塌。周幽被杀,周朝往东迁走。

   《非国语》说:山川,就是大自然的造物。阴与阳,就是天地间游走的气。自然地运动或休止,对立或流通,怎么会同我商量?自然地相冲枯竭,崩坏缺损,怎么能被我设计?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对于那些知道的人即使不堵塞也是疑惑的。用锅做饭的人,肯定让热气蒸腾来做熟各种食物;打水灌溉田地的人,必然让水流喷涌冲洗泥土。这种农村老头老太太的做法,犹足动乎物,又何况天地浩渺,阴阳无穷,其间的弥漫无际广阔深远,时而聚合时而分散,时而吸收时而呼出,如车轮如弩机,谁能知道呢?再说:“源头阻塞国家必将灭亡。百姓没有生活来源,不死等什么呢?”又让我不明白了。这说的是天命还是人事呢?要是天命,之前我就说过了。要是人祸,那没生活来源就去死的人,就没有别的活路吗?怎么能把原因归结给江河呢!还说:“上天放弃(一个国家),也不会超过一个纪元。”就更是无稽之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12.①“其道”是指正当的方法,即仁义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说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都厌恶贫穷困顿,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体现孔子坚守信念,不违于仁的思想。

[解析]由原文可知,“其道”是正当的方法。通读整段材料,由“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知孔子主张坚守信念,不违于仁的思想。

②第一种解读: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君子)就不会去摆脱。第二种解读:如果用正当的方法却处于贫贱之中,就不用去摆脱它(而甘于贫贱)。

[解析]第一种应解释为“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君子)就不会去摆脱”;第二种应解释为“如果用正当的方法却处于贫贱之中,就不用去摆脱它(而甘于贫贱)”。二种说法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不违于仁的思想,只是换了个手法而已,考生只要能把握住主要的思想,对句意的解读就不会出现错误。

【文言译文】子曰:“富有与禄位高,是人们想要拥有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就不会保留。平穷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办法去得到,是不会离开的。君子丢到仁义,如何树立名声?君子没有吃食也不会丢掉仁义,仓促之间也是,颠沛流离之时也是(都不会丢掉仁义)。”

13.C

[解析]“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错,第二首诗并没有描绘桃花、李花。

14.D

[解析]A项,“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错,于文无据。B项,“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错,原诗的意思是无论你怎么伪装骨子里的东西都不会改变,讽刺的是那些伪装自己的人。C项,“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错,原诗是为了表示墨梅的娇美。

15.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是:惟妙惟肖,形神俱备,神似而意足。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的不同在于:第一首诗将桃李与墨梅相比较,突出了墨梅淡雅清新的特点;第二首诗运用了含章殿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与春秋时相马名手九方皋的典故,侧重刻画了墨梅的娇美。

[解析]两首诗都是对墨梅的描写,但其侧重点不同通读第一首诗,由诗中的句子能够知道,第一首诗突出了墨梅淡雅清新的特点,而第二首诗运用了典故。来说明墨梅的娇美。考生仔细阅读两首诗便可从中体会到两首诗的侧重点,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即可。

16.①山盟虽在,锦书难托;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③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7.B

[解析]形胜:地势优越壮美。

18.B

[解析]“重浊有力”显示了北京城的历史感与生命力” 错,应是显示了北京城的“大”与“深”。

19.C

[解析]“北京的‘大’养成了老派北京人“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错,原文说的是“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20.①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包含着彼此宽容、体谅、和合的北京文化和精神。②厚积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③胡同、四合院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

[解析]原文第六段对胡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由原文“胡同人家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可总结出①;由“厚积于北京的胡同、 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可总结出②;由原文“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 保存下来的每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可总结出③。

21.略

22.略

23.【解析】这是典型的命题作文题。在题目中,给了二个作文题目,分别是“文明的韧性”“2019的色彩”。且在“文明的韧性”的题目中,确定了作文的文体——议论文,因此考生在确定选择这一题目时应该明确此篇作文的文体是议论文。并且考生也要对“文明”“韧性”有一定的理解,这样文章才不会跑题,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的原因是什么?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韧性”又起了哪些作用?另外,题目也给出了相应的角度,即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化等角度去展开议论。而另一个作文题目为“2019的色彩”,并要求作文的文体为记叙文,根据材料“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可知,我们可以从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合国华诞70周年角度去写。这二个题目都很政治,很北京。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其文深闳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        其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        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        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釆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        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        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        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11.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共7分)

1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 —15题。(共12分)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         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         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

D.        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14.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        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        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        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

北京的“大”与“深”

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了底子。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初进北 京,你会觉得马路广场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由天安门下穿过故宫,则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了 “深”。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 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 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 多少应缘于此的吧。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 也不只因了能作大题目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北大的大,也因北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

至于其“深”,天然的是一种内在境界,非具备相应的知识并有体会时的细心,即不能领略。天下的帝都,大致都在形胜之地。龚自珍写京畿一带的形势,说“畿辅千山互长雄,太 行一臂怒趋东”;还说“太行一脉走塭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见惯了大山巨岭,会以为如北 京西山者不便名“山”,但这一带山却给京城气象平添了森严。居住城中,瓦舍明窗,但见“西 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于薄暮时分,华灯初上,独立苍茫,遥望远山, 是不能不有世事沧桑之感的。即使你无意于作悠远之想,走在马路上,时见飞檐雕梁的楼宇、 红漆金钉的大门,也会不期然地想到古城所拥有的历史纵深。

直到此时,你还未走进胡同,看那些个精致的四合院和拥塞不堪的大小杂院。胡同人家 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 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老舍《四世同堂》中的英国人表述其 对中国式家庭关系层次的印象:“在这奇怪的一家子里,似乎每个人都忠于他的时代,同时又 不激烈的拒绝别人的时代,他们把不同的时代糅到了一块,像用许多味药揉成的一个药丸似 的。他们都顺从着历史,同时又似乎抗拒着历史。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 体谅,他们都往前走又像都往后退。”这种关系结构,推而广之即至街坊、邻里。“四世同堂” 是胡同里老辈人的理想,包含其中的“和合”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厚积于北京的胡同、 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 保存下来的每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你在没有走进这些 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

就这样,你漫步于北京街头,在胡同深处谛听了市声,因融和的人情、亲切的人语而有 “如归”之感。或许你有时会为古城景观的破坏而慨叹不已,但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 北京是与时俱进的。这古城毕竟不是一个大古董,专为了供外人的鉴赏。即使胡同人家又何 尝一味宁静——燕赵毕竟是慷概悲歌之地!

旧时的文人偏爱这古城的黄昏,以为北京最宜这样的一种情调。士大夫气十足的现代文 人还偏爱北京的冬天,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认为“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 使人感受得最彻底”,这自然多半因了士大夫的“有闲”。今天的人们,或许更乐于享用生气 勃勃激情涌动的北京之春。他们也会醉心于金秋十月:北方天地之高旷,空气的净爽,于一 声浏亮【1】的鸽哨中尤令人感得真切。北京是总让人有所期待的,她也总不负期待,因而你不妨一来再来。写到这里,发现自己早已是一副东道主的口吻。我有时的确将北京视同乡土了。 静夜中,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我一再地想到明天,破晓后的那个日子:那个日子将给人们带来些什么?


(取材于赵园的同名散文)

注释:【1】浏亮:明朗清晰。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后进:资历较浅的后辈

B.大致都在形胜之地                        形胜:外形优美

C.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             慷慨悲歌:激昂悲壮,有英雄气概

D.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                    幽闲:清静闲适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中称北京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专供外人鉴赏的“大古董”,说明作者对北京这座古城的情感态度,不止于怀旧。

B.        结尾写道“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作者把北京视为生命体,“重浊有力”显示了北京城的历史感与生命力。

C.        多有引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 是为了说明北京之“大”。

D.        作者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是为了与读者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便于带领读者感受 历史现场,进入生活情境。

  1.     北京的“大”在文中有不同层面的表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从空间印象入手,谈北京城市格局的“阔大”。

B.        作者从京畿一带的地理形势,谈京城气象的“森严”。

C.        北京的“大”养成了老派北京人“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

D.        北京的“大”体现在学术气度的广大与文化精神的包容。

20.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 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6分)

21.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 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7分)

五、 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