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来高考高考复习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兼词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兼词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9-05-11作者:冯庆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专题:

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兼词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另外,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

一、诸

1.用于句中,为“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例如: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以上两例中的“诸”是“之于”的合音,例①中“之”代“土石”,“于”当介词“到”讲。例②中“之”代秦师袭郑这件事,“于”当介词“向”讲。

2.用于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例如:

①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②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昭公・八年》)

以上两例中的“诸”用于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之”代前文所说之事,“乎”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二、盍

“盍”是“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例如:

①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②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

以上两例中的"盍"即为"何不"的合音,可译作"为什么不"。

三、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如: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以上三例中的“焉”可分别译作“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等。例如: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四、旃 

“旃”为“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例如:

①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唐风・采苓》)

②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五、叵 

“叵”为“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例如:

①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范成大《黄罴岭》)

②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六、耳

“耳”为“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例如:

①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 动作描写的作用

    动作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某段落。作用一:显
  • 海底两万里十个经典情节 每章主要内容

    海底两万里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