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刚开始接触物理时感觉物理好难啊,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那么怎么才能学好物理呢?
1、选一本好的参考书,适合自己能力的,一本就够不要多买,否则绝对做不完
2、上课跟着老师走,物理弱的话要更注重基础,而老师讲的基本上都是基础的东西
认真看书,最好能把书都再给它过几遍,要有印象,尤其是实验部分和公式,对所有实验有个印象,重点实验用VCM仿真实验多做几次(成绩不错的,建议从实验领域拿高分,因为现在高考很注重考察实验能力的题);而公式在解答题时,就算你都不会只要列出对的式子最少一个有3分
4、基础很重要,可以拿历年高考卷做,那里面的题目比较经典,尤其是选择题和实验题,不要随便挑战难题
5、经常复习,回顾,力求知识点都记牢,一般来讲高中物理比较简单的是力学的相互作用,加速度,平抛运动,交变电流,万有引力,变压器,这几个点一定要很熟,较难的部分你也要有个理解,动量和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的运动一般都是难点,就算学不好也没关系,当然你自己要认真学哦!!
6、高考基础题占60% 以上,中等题有20% 左右,全部对了你就有240分以上,这就是基础的重要!要有信心!
第1步:知道自己有哪些物理工具
学会解题的第一步,并不复杂,就是明白自己手头上有哪些工具?
不考虑选修部分,按公式来分,包括:
◇ 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
◇ 力学: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三定律
牛顿三大定律、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
◇ 电磁学:库仑定律、电场力、洛伦兹力、安培力、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
要相信,就是这些并不算多的公式,就能解决高中物理中几乎所有问题。
这就是你已知全部的物理工具。其他基于这些公式的推导,只是帮助你降低思维难度,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不超出这个公式本身。
第2步:理解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
物理的难点在思维,思维的难点在理解物理过程。
很多“学不懂”物理的学生,在听完老师讲解后,甚至都不清楚这道题到底讲了怎么样一个物理过程。这个“魔幻”的小滑块、匀质小球、带电粒子,到底经历了这样一番历程,最后又是归于何处?
如果连物理过程都不清楚,就不用说该怎么去列方程,更不用说如何去解。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是要在开始解题时,思考物理过程。
解任何一道题目,开始列方程之前,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保自己理解了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思考你的“研究对象”(小滑块/小球/带电粒子)经历了哪些物理过程。
比如刚学抛体运动的同学在解题时,往往也会分:上抛阶段、最高点、下落阶段、落地后阶段,分别去列方程分析。
比如有的同学在做电磁场中的复合场问题时,也习惯先画出粒子轨迹,哪怕并不能精确知道粒子轨迹,也尝试画出大致的轨迹。
比如初学自招的学生在解决天体运动问题时,也会列出一段轨道变化的不同阶段,分为:变轨前的圆周运动、变轨道瞬间的动量变化、变轨后新轨道的运动。
只有这样,你才知道物理过程的哪些阶段,可以列出对应的方程。
很多物理其实不错的学生,也常常因为物理过程思考不细而出错。比如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常常想当然地忽略掉临界点(势能最高点、动能最低点),直接对初末态列了一个方程,毫无疑问会算错。
很多老师喜欢强调物理模型或典型题型。殊不知,很多学生连物理过程都还没理解,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套模型,什么时候该联系学过的典型题型。
直白点说,还没学会跑,就想飞了。
第3步:用物理模型简化思维过程
知道自己有哪些物理工具,能够理解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那么解题就不那么难了。直到这一步,才进入模型化和题型化。
模型化、题型化就是把物理工具运用到具体的物理过程中去。
比如已知起始状态和终结状态,计算过程,常常就要用到守恒定律。
比如复合场问题,常常先算轨迹,推导方程,计算轨迹的半径、周期。
比如摩擦力做功问题(子弹打木块),先算临界点,再列能量守恒方程。
比如天体运动,圆轨道下半径越大,势能越大,线速度越小(既可以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得出,也可从“万有引力=向心加速度”得出)。
当然,高中物理中的很多公式推导,实际上也是在把解题过程中需要一步步去推的公式,放在平时去学。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思考精力。
最后提炼出的物理模型或题型,也可以说是解物理题的思维范式/思维路径。你提炼得越充分,越细致,物理题目就解起来越快也越容易。
说白了,模型化和题型化,既是在帮助你思考,又是在帮助你避免过多的思考。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