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来高考高考助考情感生活高三纪录片人物现状 现在怎么样了

高三纪录片人物现状 现在怎么样了

时间:2018-09-10作者:鏉庡潖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专题:

2005年纪录片“高三”在央视上映,经历过高考的学子潸然泪下,回忆起最真实的那段时光。还在向高考努力着的学子备受鼓舞奋起拼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去哪里呢?如今他们都应该大学毕业了吧,他们去向又何方呢?

“高三”里的那些花儿去哪儿

高三七班周锦春高考结束

高三七班最后有18名同学落榜,除了一位弃学打工,剩下的17位,悉数选择了复读。

部分录取名单

从结尾的名单可以看出学生们有的进入了211或985,有的进入一本二本,有的选择了职业学院,有的选择了复读。这个数据如此的真实,真实到就像那年同班的自己,同班的同学们。十年过去了

“差生”钟生明(复读)

在纪录片中对自己所理解的游戏经济的他畅所欲言

2010年是阿里巴巴创造“双十一”购物节的元年,也是钟生明的毕业之年,网络购物进入新的时代。他记得自己和老板一起扛箱子,包快递和装货,一天的流水就达到了八千万。接下来的一年,团购的兴起让钟生明的事业直线上升。在物流公司摸透了电商行业,就转行做电商。对于一个学校的“差生”来说,高中生涯无非是心酸,迷茫与失望的。但他现在的手机锁屏密码正是他高中三年来的座位号。

张兴旺(仰恩大学) 纪录片里那个因为数学成绩一直跟不上而借酒浇愁的张兴旺,现在叫肖兴旺。2009年,他大学毕业第一份上手的工作是在厦门打豆浆。在豆浆机旁打豆浆促销,张兴旺每天累得腰都伸不直。三个月之后,他便转去做市场营销,同样与中文专业毫无关系,工资还不到2000元。现在他在镇上的一家线路板厂上班,CAM工程师。这困在老家,他时常感到压抑。如今的他生活稳定,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跳出这个地方。

罗艳(复读)

罗艳,那个在纪录片中高考完趴在同学肩上哭的女孩。她在本科毕业后申请了加拿大的MBA。罗艳去年11月从加拿大卡普顿大学毕业后,在边找工作,边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在国外,她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己。如今的她已经生活稳定,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正体现了那句“鲤鱼跳龙门”。

谢怡(集美大学)

纪录片中唱歌的她,如今她苦笑自己再也唱不出当年的那个味道。

纪录片里那个唱《那些花儿》的女孩。高考顺利考入集美大学,从集美大学毕业后,先在厦门一所小学做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2011年为了编制,考回龙岩的一个乡镇中学做音乐老师。

钟淑梅(中华女子学院)

作为高三七班班长的她,曾经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市长。班长钟淑梅如今在一家汽车4S店任人事行政部门的经理,成为了一名当代的女白领。

身穿制服的白领钟淑梅刘伟(厦门大学)

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刘伟。2010年4月他辞职创业,现在他在广州和佛山分别拥有两家小公司。

林佳燕(中央民族大学)

班上的懵懵懂懂的早恋学生。在名校毕业后,林佳燕的月薪只有2000元出头,而有着高学历与能力的她在金融行业工作了几年,林佳燕的月薪终于过万,她也想在北京安家,但高高在上、还一路攀升的房价,让她可望而不可及。

王锦春

武平一中2005届的高三七班。在记录片播出后继续留在了武平一中,就像片尾那样为教育事业献身。在他的身上是否看到了当年自己班主任的影子。

继续教育着珊珊学子

在王锦春老师的教导下,无数的学子进入清华,复旦,北大....

《高三》纪录片中各人物现在状况

高三七班最后有18名同学落榜,除了一位弃学打工,剩下的17位,悉数选择了复读。

钟生明当年一走出考场,就对山上的父亲说,“我的任务完成了。”落榜在他意料之中,他无所谓,暑假出去打工,干什么始终不肯说,只是一个字“混”。

当着昔日同学的面,他乐于炫耀自己挣钱的能耐,他说自己打网游,最多时存了1万多,即便打工,也是每月4000多元。在一片惊羡的感叹声中,不禁眉飞色舞。

一同落榜的“死党”陈斌,在家人的安排下,上了一所外地的自费大专。钟生明一下子冷清了,泉州的叔叔看着这个侄子不争气,把他强拉到了外地学校复读。

一位看了《高三》的师兄,对这个不爱读书但机灵透顶的小师弟,颇有兴趣,对他说,只要考上大学,可以帮助他在网游方面发展,钟生明觉得,这是出身贫寒的自己最好的机会。

他说,一年来,心性收敛不少,没再翻墙旷课,也没再上网,“英语可以考及格了,数学还是不行,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

他看好女同学冯银靖,总是拍着对方的肩膀,哥们一般地说,“你是高三7最大的希望,现在还是。”

冯银靖觉得这话特真诚,她本来成绩很稳定,却意外地考砸了。她心理素质好,从不怯场,最后只能归咎于“命不好”。落榜后,有次听到钟生明还这么说,竟在电话里哭了出来。

张丽华学的画画,2005年差1分与中国美术学院失之交臂,随后去广东画了三个月的糖果装饰纸后,又回来复读。今年,因为专业联考全军覆没,她几乎确定将第三次复读。这个戴着蛤蟆镜、装束略显另类的女孩,是大家公认的坚强者,即便这样,依然谈笑风生,她说,这个秋天还会回来。

吴乔玲不再课堂上鼓捣卡通人物画了,周浩再也没有机会抓拍到她在雾气蒙蒙的窗户上涂鸦的场景。

林丽珍落榜后想死的心都有了,所幸父母开明,疏导,小女孩却背上了日益沉重的十字架,一再对记者机械化地重复,“再考不上,父母怎么想,怎么想?”

学校附近听说有一座很灵的寺庙,每逢高考,香火特旺,几个复读的女孩悄悄拜过,“除此之外,不知道还能再使什么劲”。

去年年底,武平一中把校门换了,大家开玩笑说,风水破坏了,兆头不好。

大学啊,大学

林佳燕的日记终于翻到了大学那一页,她去了中央民族大学,读对外汉语专业。在同学们眼里,这是个极端刻苦的女孩,内心敏感而又脆弱,不善与人交往。

班长钟淑梅也在北京,读的是妇联下属的中华女子学院,却很少联系到林佳燕,2005年,《高三》纪录片在北京首映时,差不多同学都到了,惟独她这个重要角色缺席,后来北京的同学聚会,她也没来。

王锦春在武平,断断续续地收到一些同学的反馈,说,林佳燕在外面做家教,被骗了中介费。班主任很担心,这个学生,单纯,没有社会经验,总是背负太多沉重的压力。

后来,教师节佳燕发来短信,只是一句话,“好人一生平安”。王锦春才稍稍安下心来,“她有牵挂,就说明她还好”。

钟淑梅,第一学期在中华女子学院,特绝望,什么都适应不了,哭着和母亲说,要回去复读,被劝住了。她不习惯饮食,不习惯气候,不习惯北方人的处事方式,熬过了一年,现在好了许多。

因为上网,认识了长春一个大三的师兄,那段灰心的日子,常受其鼓励,便渐生爱慕之心,又因为路途遥远,大一也才见了两面,说不清以后该怎么办。

高三的时候,她喜欢过班上的男同学,因为学业为重,大家允诺高考后再在一起,结果是,高考走了,感觉也找不回来了,于是相约做朋友。

毕业班里的爱情,就像缝隙间的小草,几多枯荣。

王越和林清(化名)这对班上的小恋人算是都出去了,一个在泉州师范学院,一个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坐火车需要14个小时。刚过去的五一,王越又站了一夜火车去了泉州,看到林清很活跃,又是兼职,又是自己搞舞蹈队。小伙子深深地自卑,对记者绝口不提爱情的未来。

他只说,再也没有回过武平,再也没有和同学联系过,因为差距从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他说,自己读的不是大学,是大专,不一样。

他和林清提过分手,林清重感情,死活不答应,高中的时候,几次一闹别扭,女孩子就灌自己白酒。王越说,我拿她没办法。

才一年,现实的无奈,已经让这个率性的大男孩,变得忧心忡忡。他后来给周浩发过短信,说不想再看片子了,后悔死了,更怕林清将来后悔,“也许现在不会,将来肯定会”。

因为地处闭塞,信息不通,大多数同学进了并不满意的大学。曾元英至今都在懊悔,选择天津财贸学院亏了,她的高考成绩原本可以读中央财大,或者厦门大学,当然懊悔归懊悔,她说,心情一天天在好起来。

只有钟添青,已经在安徽的一所专科学校读了一个月了,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差距太大,心灰意冷,又回到了武平,继续复读。

无休止的句号

持续一年的跟踪拍摄,最终让班主任王锦春喜忧参半。

因为不甘心失败,他才接了高三7班,没想到结果更糟,高考成绩创下了执教生涯的最差记录。

有老师私下嘀咕,是不是摄像机惹的祸?王锦春坚决否认,现在,他又带着另一个毕业班,夙兴夜寐,试图画上圆满的句号。

《高三》央视版本播出后,王锦春成了地方上的名人,2005年被推上了武平县十佳青年的位置。此前数年,他几度与省劳模、五四奖章擦肩而过,难免心灰意冷。

而即便这惟一的“好处”,却也来得侥幸,提名名单的决选采取了大众投票方式,他在书面投票中高居榜首,却在短信投票中落在了最后,两相平衡的结果是排名十佳的末尾。

他还和往常一样,送妻子去上无休止的医院夜班,然后折回学校,守着70名毕业生直到宿舍熄灯,9岁的女儿呆在家里,偶尔会在电话里哭着说,爸爸,我害怕。

这两年,武平一中走了不少老师,郑副校长粗粗算了一下,不下数十位,“那真是釜底抽薪,学校惟有无奈。”

作为教学骨干的王锦春还留着,去年,石狮市一所中学校长看到央视的报道,高薪挖他,允诺安排妻子工作,他咬咬牙,想着学校对自己还算不错,于心不忍。

一年过后,他说不清选择是对还是错,纪录片在当地的影响正日益减弱,这样的机会也许不复再有。

当年的同事,现在有的成了他的领导,有的乔迁大都市,这些世俗的比照,不免烦扰心境,王老师聊以自慰的便只剩下桃李满天下,他总是如数家珍地诉说着自己的辉煌,那些年薪动辄数十万的学生,那些至今未被打破的学校高考成绩记录。

毕业班依然热闹,他照旧早晨5点半起床,骑着摩托上班,在学校泡到晚上11点,学生不在宿舍里唧唧喳喳后才回家睡觉。

作为一名教师,他说,已经够了,虽然不免自嘲的味道。他的一位学生曾经定性老师“性格决定命运”,在弟子的眼中,40岁的老师或可生活得更好,可惜没有勇气告别。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