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24个节气即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
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3、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
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
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
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它是上古先民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个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河流域的春秋时期。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