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科举制度的创立始于隋文帝,形成于隋炀帝。隋文帝杨坚,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了传统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587年,隋文帝令文武官员推举学业优秀有才干者,并通过测试录取。主要考时务策。科举制度初具雏形。
科举制度是隋文帝创立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百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隋炀帝时,除秀才和明经科外,设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科除试策之外还要试经。这两种科目适应了中下层地主需求,通过考试,可以入仕。至此,科举制度形成。
到了唐代,中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吏部选试合格才授予官职。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要书写工整、文理通达,之后,再试身、言,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程序很像。
武则天还增加了殿试和糊名环节,使人才的选拔更加公正合理,也便于自己更好地掌控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员的权力。
科举制度的产生根源在于当时的朝廷急于打破当时的固有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方法。从汉朝时期到魏晋南北朝,官员的选拔的一大部分权力一直都是牢牢的把握在贵族的手里。甚至有些朝臣由于一直把持着人才的选拔,使得这些朝臣的势力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豪门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寒门世子无法出头,这就使得朝廷的官吏选拔制度无法继续,这时的皇朝急需打破曾经的方法,增强皇权。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读书学习的成本也在不断的下降。在隋唐以前,读书的成本十分高昂,普通的人家根本无法负担起读书所需要的花费,读书就变成了上流社会独有的一种特权,这时候朝廷的选拔人才的范围十分狭窄。
而后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发展,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读书的成本开始下降,这就使得寒门学子逐渐看得起书,更加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