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开设了中外合作专业。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高三考生来说,中外合作属于风险专业,一旦被录取则可能面临交不起高昂学费的风险;但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高三考生来说,中外合作专业,无疑是一个用金钱置换来的机会。我们可以用相对低的分数,成功上岸层次相对更高的大学。
一、中外合作专业可以转到普通专业吗?
答案是:
1、绝大多数大学,是不允许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转到普通类专业的。
2、极个别大学,允许学生在符合特定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由中外合作专业转到普通专业。
比如上海大学,2022年在学校官网明确写到,“原专业学院认定学习上确有特殊困难者,可申请转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以上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二、不允许转到普通类专业,利在何处呢?
多数大学不允许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转到普通专业,原因很简单。
因为各大学中外合作专业虽然学费要比普通类专业高很多,但是其录取分数线,基本上都要比校内其它普通专业低一大截。
也就是说: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可以用相对高额的学费——读相对更好大学的特殊专业。
但是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如果允许转到普通类专业,那么上设模式就变为了: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可以用相对高额的学费——读相对更好大学。显然,倘若限制条件一变少,这就成了有悖于教育公平的模式,所以多数大学现今仍是不允许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转到普通类专业。
三、不允许转到普通类专业,弊在何处呢?
高考报志愿时,多数人思考的点在于:自己的成绩,报什么大学和专业最好。而忽略了这些大学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各大学中外合作专业数量本身就少、且多对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有人一门心思冲名校,被录取后,才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学起来很困难。
倘若学校不允许这部分学校转专业,那么他们的大学四年,便是废了!因此,上海大学针对这一现象,也开了这个转专业的口子,希望帮助更多本科生学有所成、实现人生理想。
不过怎么样才算是在学习上确有特殊困难呢?校方界定的标准是什么呢?
倘若有学生明知自己被录取后,会跟不上大学课堂的节奏。但是为了读相对更好的大学,还是毅然决然的报考了中外合作专业,这种情况也符合转到普通类专业的标准吗?
倘若有学生明明可以跟上大学课程的节奏,但是为了能成功选择到普通类专业,而选择假装努力、实则摆烂,造成表面上学习困难的现象。这时候,校方是否又能区分界定呢?
或者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国内更多的大学仍然保持谨慎的态度以维持教育公平,不允许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转到校内的普通类专业。
2.2023山东高考普通类二段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 几天知道录取结果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8020814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