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在2022中国高职院校排名中,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1名,雄居2022中国理工类高职院校排名第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第2名)列第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第3名)居第3。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1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2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3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4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5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6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7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8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9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10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11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12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13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14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15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6★ | 中国顶尖高职院校 | 
| 16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17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18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19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0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1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2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3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4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5 | 山东职业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6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7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8 |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29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30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30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32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33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34 |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35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36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高职院校 | 
| 37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38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39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39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1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2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3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3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5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6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7 |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8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49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0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1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2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3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4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5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6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7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8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58 |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60 | 开封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 
| 61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62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62 | 鄂州职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64 |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65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66 |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67 |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68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69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0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1 |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2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3 |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4 |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5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6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7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8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79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0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1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2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3 |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4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5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6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7 |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8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89 |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1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2 |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3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4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5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6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7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8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99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 100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 
1、国家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整体实力尚可。但是不同地区的院校之间差异较大,少数热门地区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本科批投档线。另外,这些院校内部也有优势专业和普通专业的差别,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报考这些院校的优势专业,一般就业前景看好。
2、含有专科专业的本科院校——由于受本科学校的“品牌”影响,整体招生录取分数线较高。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学校,这一档次的学校的整体科研学习氛围较浓。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尝试着报考该类学校。
3、行业型高等专科学校——有志于从事教师、护士、工程技术员等岗位的同学可以报考该档次学校。但是由于本科院校的“降维打击”的原因,这类院校的学生的就业可能会有一定的挤压。
4、其他类型院校——报考建议以“就业”为首要原则,坚持“专业优先”+“地区优先”相结合来填报志愿。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