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来高考高考复习高中历史高三文科生历史逆袭方法

高三文科生历史逆袭方法

时间:2016-10-18作者:笠蓑湿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专题:

时光飞逝,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很多考生越到紧要关头越不知道应该怎么学习。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备战2017高考,新高三小编为各位考生总结了高三文科生逆袭方法。

文科生应对历史产生兴趣

高三文科生历史逆袭方法之一是对历史产生兴趣。对历史科有兴趣,成绩自然好起来。如何对历史科产生兴趣呢?

首先,历史事件和文科生息息相关。例如:香港的一九九七问题和1842、1860及1898年的中英条约有关;今天南斯拉夫的内战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关系密切。所以,只要留意时事并探本寻源,定能巩固书本上的知识。

其次,文科生要明白历史的用处。历史可以训练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备求真和讲证据及逻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历史对做人处世帮助很大,退可以励志,进可以建功立业 ----英国著名首相邱吉尔是历史学家,已故港督尤德也是专攻历史的。因此,各位不要因为修读文科,尤其是历史科而感到自卑。反而要努力学好这门学科,在学业上、个人修养上和识见土、及前途上下苦功。

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为主

高三文科生历史逆袭方法之二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具体的学习方法如下:

1.读历史教材。“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文科生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历史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历史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文科生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高三历史课文。

3.“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高三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文科生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各类历史概念中需要掌握的要素

高三文科生历史逆袭方法之三就是掌握高三历史可能出现的所有要素。

1.人物:文科生掌握名称(称谓),生活时代、国别、民族、主要活动(含结果和影响)。

2.团体(包括正常、组织):文科生掌握团体的性质、建立的原因(目的或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国)、成员(成员国)和成份、宗旨(纲领)、主要活动(含作用)。

3.事件:包括性质、发生的背景(原因或条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的人物、简要过程、结果和影响。

4.战争(战斗、战役、会战):包括战争的性质、爆发背景(原因、目的)、时间、地点、双方、简要经过、结果、影响。

5.会议:包括性质、开会的背景(原因、目的)、时间、地点、与会者(国)、会议的主要议程、决议、影响等。

6.条约(公约、协定):包括性质、签订背景(目的),签订的时间、地点、签约国(有时含有签约人)、内容、影响等。

7.文献:包括性质、发表的背景(目的)、发表的时间、作者(或团体)、内容、影响。

8.制度(政策):包括性质、制定背景(目的)、时间、制订者、内容、影响等。

不要死记硬背高三历史知识点

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要想逆袭成功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考查文科生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文科生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的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以上是新高三小编为各位考生总结的高三文科生逆袭方法,各考生学习基础不同,所接触环境不同,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以上高三文科生逆袭方法仅供考生简单借鉴,具体的逆袭方法请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

新高三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历史: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必备术语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小编推荐

相关文章

  •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历史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何学好高
  •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及各朝时间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