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地是副词和连词,最早见于金文。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义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等。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地,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也是形声字。金文与“隧”同源,会一豕(猪)从高崖坠地之意。小篆改为从土,也声。从土,表示地面、土地;从也,“也”是古“蛇”字,上古时地面草木丛生,蛇虫到处可见。隶变后楷书写作“地”。
“地”字本义是大地,与“天”相对。引申指地面。又引申指地区、场所。用于抽象意义,指所处的位置或环境。又指思想、心理活动的领域。
说文解字注:
(地)元气初分,轻淸昜为天,重浊侌为地。元者,始也。阴阳大论曰:黄帝问於岐伯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大虚之中者也。黄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按地之重浊而包举乎轻淸之气中,是以不坠,萬物所敶列也。敶各本作陈,今正。攴部曰:敶者,列也。凡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者。如萬虫,终古叚借为千萬。虽唐人必用万字,不可从也。若本有其字。如叚陈国为敶列。在他书可,而许书不可。地与敶以双声为训,从土。地以土生物,故从土,也声。坤道成女,玄牝之门,为天地根,故其字从也。或云从土乙力,其可笑有如此者。徒四切。古音在十七部。汉书或叚为第但也之第。
(墬)籒文地。从土,彖声。从小徐本。惟彖字小徐作彖,非其声也。今正,作彖。言其高者也。从土,言其平者也。彖见豕部。蠡㥟墬皆以为声。在古音十六部。地字古音本闲於十六十七㒳部也。若大徐作从䧘,部䧘音徒玩切,其缪愈难纠矣。汉人多用墬字者,传写皆误少一画。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