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动化专业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各种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实施控制的一门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自动化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在物联网产业、智能制造业以及轻工业等相关行业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自动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系统维护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
本专业学科研究底蕴深厚,始创于1975年原无锡轻工学院筹建的自动化系,1978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是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重点专业,于2015年获得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支持,共获建设经费700万元,同时还先后入选了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此外,本专业拥有“轻工过程先进控制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过程智能控制 ”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物联网技术应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信息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56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6名,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国家“优秀青年” 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江苏省“杰出青年” 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三层次人才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4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获得者6人。
本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丰富,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由理论到实践。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入手,到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核心课程,再到电气控制及PLC、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带领学生敲开自动化专业的大门。
本专业依托多元化、高适应度、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了分层次、模块化、多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各类课程提供全面的基础实践训练环境,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打开通往实践、科研和创新的大门。实体化的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各类科技俱乐部以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项目研发为载体,打通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的对接通道。“卓越工程师”计划由学校联合不同方向的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更进一步满足了高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真实工业现场的需求。
培养目标:
江南大学自动化专业依托学校的轻工行业背景和优势,结合无锡地方新兴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IEEE智慧城市亚洲唯一试点城市),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智能制造业的需求,着力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掌握自动化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在物联网产业、智能制造业以及轻工业等相关行业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自动化专业以控制理论、系统理论、信息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技术工具,以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为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提供方法论和技术手段。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符合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及专业相关(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人文社会科学等四大类课程群,其中工程和专业相关主干课程有:工程制图Ⅰ、程序设计基础C、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过程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涵盖:电气控制及PLC、FPGA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现代检测技术与仪表、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网络化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控制、电力变换技术、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先进控制技术、工业过程辨识、供配电技术、计算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Python编程、物联网技术应用基础、神经网络建模与控制、模糊控制及应用、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智能制造与工业感知、人工智能基础、数字图像处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自动化系统及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近5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超过98%,其中,考取211以上高等院校及出国攻读硕、博士学位的深造率达31%,就业单位包括IBM、华为技术有限公司、ABB、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世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