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专业

专业剖析

本专业历史可追溯到1962年,已为我国电化学领域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具有影响力的电化学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化学电源、表面处理、纳米电化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等。

专业特色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点。

培养目标

培养既能从事电化学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生产、研究与开发工作,又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管理和经营等工作,具有扎实的电化学专业基础、良好的创新素质、较强的工程能力、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14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占专职教师总数100%,有90%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经历。

课程体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特色课程

由知名企业技术总监参与的专业课程,讲授专业领域具体实践内容,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造就行业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科研实践

近三年承担二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和973、863课题,对高新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国际交流

实验室与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量身打造最为真实的就业指导平台。

毕业去向

每年读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的1/2左右,就业率100%。毕业生可从事化学电源、金属表面处理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设计开发、企业管理等工作,大多数到化学电源、金属表面处理等行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三资企业及大中型国有企业就业。

国内深造院校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本校等

境外深造院校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大学

就业单位化学电源和金属表面处理企业与研究机构

权威推荐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孙世刚教授:哈工大电化学专业处在全国同类专业的最前沿,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创办了许多在全国具有极高声誉和影响力的电池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刘忠范教授:哈工大电化学毕业生在自主创新创业方面优于北大毕业生。

前国家领导人朱镕基,在担任副总理期间曾参观哈工大电化学毕业生创办的电池企业的产品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知名校友宋殿权、张化农、张英杰、魏俊华、赵金保等

学长推荐

光宇集团董事长宋殿权:电化学学子是无比幸运的,专业的平台给予我们丰富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描绘出我们精彩的未来蓝图。

学长寄语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化农:勤奋刻苦,诚实守信!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张英杰教授:母校专业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

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工)专业

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工方向)隶属于化工与化学学院化学工艺系。本专业方向将化学工艺与新材料相结合,以化工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材料制备,发展以新材料为基础的化工单元技术和理论。本着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科学素质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化学与化工相结合,形成科学和完善的课程知识体系。主干课程包括:功能材料科学基础、无机化工工艺学、有机化工工艺学、应用表面化学和材料测试方法等。

通过系统培养,使学生全面掌握新材料的工艺、性能、发展及其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能源、环境、信息技术、医疗器件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中的应用。该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和工程技术型的复合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化工新材料方面的研发、制备与加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相关工作。

师资及科研情况

本专业现有12名教师,包括教授4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师博士化率100%,有国外留学、进修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师完全由教授及成绩突出的副教授担任。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作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是一支教学科研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的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

专业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发展领域,包括新型光电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工艺及应用;新型功能陶瓷材料;柔性电子材料和器件;特种薄膜和涂层工艺及应用;材料3D打印及应用;新型碳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及应用等。目前已获得各类省部级奖16项,专利45项,鉴定成果10余项,其中多项成果在相关行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现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863课题1项,科技部支撑计划1项、国防重点预研项目1项、省攻关项目1项、总装预研项目1项、省部级基金课题多项。近5年来,发表SCI收录的科研论文100余篇。

知名学者、教学带头人

姜兆华:教授,博导。教育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指委委员,“高等学校化学工程学报”编委。多年来一直从事界面化学研究,运用微等离子体氧化特殊表面处理新工艺使金属表面陶瓷化,提高材料的耐磨、耐腐蚀、抗热冲击等性能,实现了金属材料的轻质高强、耐热冲击,为扩大金属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同时还开展膜/基体材料界面结合机制和构造设计新型膜层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为水处理等提供环境友好新材料。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2项、国家863项目1项、日本文部省项目1项、装备预研重点基金及省部级项目6项,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先后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HydrogenEnergy”、“CatalysisCommunications”、“DaltonTransactions”、“NewJournalofChemistr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的SCI检索研究论文百余篇。

赵九蓬:教授,博导,化学工艺系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有序功能材料构筑、性能及应用研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大分子化合物研究所的多位国际知名教授开展国际合作。首次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在离子液体中制备半导体三维有序大孔材料,该材料可应用于电子、微型光学元件、光子晶体、仿生智能材料等众多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和制造领域,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LED、锂电池等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发多种聚合物及无机功能微球的合成方法,通过表面改性获得性能优异的单分散功能微球,在生物医药、能源、航天等领域中有重要应用。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Angewan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NanoEnergy、J.Mater.Chemistry、SolarEnergyMaterials&SolarCells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专利50余项,获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学生培养特色

本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标准培养本科生。为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力度,本专业对本科生中施行“导师制”培养,导师不但在治学、做人等方面给予指导,而且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验等科研活动。我专业大四本科生梁彩云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材料化学A》(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影响因子8.27)发表了学术论文。

科学研究不是枯燥乏味的,它与艺术心灵相通;开展科学与艺术结合,从科学研究中探究自然之美。下面的图片都是学生们在实验中制备材料的SEM照片经过艺术处理后的作品。

深入开展国际合作,莫斯科大学院士Khokholov入选外专千人计划;

德国、美国科学家受聘兼职博导,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生就业情况

本专业方向本科毕业生中,每年至少有20%的学生被保送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10%的学生参加了各种国际交流访学项目,每年读研和出国留学人数达到50%以上,就业率100%。毕业生在能源、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航空航天、军工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业从事高性能材料的研发、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

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在中兴、中石油、中核集团、小米、一汽、北汽、京东方、沈科仪、哈药集团和永宁药业等知名企业工作。毕业生国内深造院校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境外深造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专业

生物分子与化学工程专业方向简介

生物化工专业作为21世纪前沿专业之一,是当今世界和现代高新工程领域最富有活力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在当今的石油、环境、能源、食品等传统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在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产业队伍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这方面的人才将有极大需求。所以掌握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两方面知识的人才会有一个特别广泛的就业前景。

师资及科研情况

生物分子与化学工程系成立于2012年,现有全职教师6名、兼职教授1名(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境外兼职博导1名。教师中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教师博士化率100%,博士生导师5名。所有教师均具有海外工作经历。师资队伍正在进一步的大力加强建设中,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建系以来本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30余项,在NatureChem.、ACSNano、J.Am.Chem.Soc.、Adv.Funct.Mater.、Angew.Chem.Int.Ed.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2项,培养硕博20余名,招聘德国籍全职博士后1名,与英国、美国、瑞士、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已经派出10余名学生生赴上述国家进行联合培养。

知名学者、教学带头人

韩晓军:教授,系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16项。迄今在Adv.Mater.,ACSNano,J.Am.Chem.Soc.,Adv.Funct.Mater.,Angew.Chem.Int.Ed.等刊物上发表了90篇SCI论文,其中通讯作者(含第一作者)论文59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5篇,大于5的31篇;论文总引次数为1200多次。此外独立撰写专著1部,以及4专著中的4章。

陈大发: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6项。迄今共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影响因子总和超过150。其中在化学专业顶级杂志Nat.Chem.、J.Am.Chem.Soc.和Angew.Chem.Int.Ed.上共发表文章5篇(Nat.Chem.中为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合作教授;其余4篇均为第一作者)。这些成果已被Nature等著名杂志引用,并被Chimia点评,其中2015年的Nat.Chem.被工信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报导。

学生培养特色

本系现开设一个本科专业,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物化工方向),本专业以培养生物与化工交叉领域的复合型和研究型人才为宗旨,立足于使学生掌握化学工程和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掌握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实验、设计、分析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成为能在化学工程及生物技术领域从事产品及过程设计、新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化工基础、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等。

本专业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多个学生团队分别获得“丁香会杯”、“祖光杯”、“新材料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一等奖等共计6项,学生团队荣获2015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十佳团队”,2016年度“国家开发银行科技创新奖”,2016年度“工信创业奖学金一等奖”,1名同学获研究生“十佳英才”提名奖。

学生毕业去向主要为出国留学、继续攻读研究生,以及在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环境化工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生产与开发工作。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简介

为了适应国家以及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时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强化学科交叉和联合,在教育部批准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于2011年新增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也是全国首批建立的10个能源化工专业之一,同年秋季学期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原催化工程系于2016年并入能源化学工程系,进一步增强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实力。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主要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功能晶体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特种硅烷偶联剂的研发及产业化,生物质能源转化与利用技术的开发,生物质基化工原料的转化研究,无污染、低能耗多晶硅新技术的研究,多晶硅高效回收新技术,LED用荧光粉的研制,LED新型散热器材料的合成,LED封装材料,光催化产氢,燃料净化等。其中无污染、低能耗多晶硅新技术、多晶硅高效回收新技术、红外晶体与器件技术、特种硅烷偶联剂生产技术等都已经产业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另外,本专业和国内外知名的太阳能电池、LED、有机硅等企业和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实践、继续深造以及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师资情况和主干课程

本专业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工程师2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哈工大青年拔尖计划人才1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人。同时正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面向海内外招聘高水平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

专业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两个方面:化工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数理、化学、工程、外语等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LED光源等新能源涉及的能源转换和储存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太阳能电池工艺学、能源化工基础、生物质能源与化工、功能晶体生长学、有机硅化工、晶体物理基础等。

知名学者、教学带头人

杨春晖:女,教授/博导,化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硅酸盐学报》编委。在国内率先开展无氯制备高纯硅烷和电子级多晶硅的无污染、低能耗新工艺和产业化研究,有望打破国内高纯硅烷依赖进口的局面;发明了黄铜矿晶体的可视水平温梯生长法,首次长出大尺寸晶体,打破了国际封锁,解决了国防急需。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国防专利4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甘阳:男,教授/博导,能源化工系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四川大学学士,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澳)博士后,墨尔本大学(澳)访问学者。《ScientificReport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石墨烯工作被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im教授在获奖演讲中引用,发明了蓝宝石等LED材料和器件的表面处理和测试新方法,被同行广泛采用。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论文被引用近800次,授权和申请专利5项。荣获2013年首届FransHabraken最佳论文奖,2014年哈工大教学优秀奖,2009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于永生:男,教授/博导,能源化工系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博士后。研究多功能磁性纳米材料,在国外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多次在全国磁学会议、中国材料大会及MMM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及担任分会主席,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前担任中国稀土学会固体科学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陈冠英:男,教授/博导,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员。任《Theranostics》、《Nanomaterial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客座编辑和编委。研究新型能量转换材料,已获得多项突破并被几十家国际知名科学媒体广泛报道。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其中入选ESI十年高被引论文8篇,ESI两年热点论文1篇,封面论文5篇,论文被引用3300余次。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7项(国际1项)。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11项。

教学、科研成就简介

本专业教师先后完成了4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完成项目科研经费有1500多万元,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专著5部。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有30余项,其中包括科技部支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总装预研、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科研经费已达4000多万元。

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学生入学时,通过学校组织的校博物馆参观,学院组织的师生见面会,系开设的专业导论课及组织的实验室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对学校、院系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课程设置、科研水平等方面有深刻的认识。

学生入学后,采取班主任、导师、辅导员、教学秘书四位一体制管理,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系里鼓励本科生参加科技创新等活动,目前已有多名本科生获得国家科技创新的奖项,并在本科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鼓励本科生在读期间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帮助学生联系交流单位,并全力推荐。目前在刚有一届毕业生的情况下,已经成功与澳大利亚、巴西、香港等地的院校开展了本科生国际交流活动。

学生就业方向

近年来国内能源化工行业的增长率已高于GDP增长率,能源化工专业技术及由其衍生出来的其他科学技术,正在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源化工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能源产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就业地点重点集中在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2)未来5~10年能源领域产业研发工作人员、国内乃至国际新能源领域的重点科研项目的研发人员、新能源材料研发与能源化工技术开发人员及上述领域需求的高精尖人才的储备人才。

3)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成为能源化工领域的高端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业剖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前身是上世纪60年代的航空非金属材料专业。1981年调整为应用化学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8年归入现化工与化学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为国家培养了900余名合格的毕业生。现拥有的教学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教学设备、资料齐全,固定资产达1200万元,十二五期间,本专业针对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的需求,进行了教学方案的再次修订,构建了面向国际一流的课程体系,本科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使本专业建设成了卓有成效的优势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评比处于A+水平(全国第三),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在黑龙江省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专业录取分数在省内同类专业中位列第1名,校内排名前40%。现有化学工程(高分子)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应用化学博士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具有国际视野、具备扎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知识,能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环境、信息技术、生命工程等诸多领域从事高分子结构及功能材料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与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能适应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求,成长为创新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成为引领用人单位发展的骨干力量。毕业生经过个人努力,有望达到如下预期目标:

1)理解并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具备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心理身体素质。

2)掌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识别、表达、分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协调、组织、沟通的能力,能综合应用自身知识体系进行产品与工程设计、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工作,获得中级高级职称或担当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人员,成为引领用人单位发展的创新型骨干人才。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教师26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青年千人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授12人,博导12人,副教授8人,教师博士化率达到100%,有国外留学、进修的经历的教师比例为70%,教师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专业聘请了国内著名企业专家兼职硕士生导师共4人参与合作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支以长江学者黄玉东教授为带头人,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青年千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一批知名教授学者组成的教学团队,承担了专业教学和科研任务,其中多位教师在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界面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任副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微纳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任副主任,黑龙江省复合材料学会任副理事长,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等担任学术职务,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专业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高分子材料表面与界面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影响。

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创新课实验等实验技能训练以及专业创新与创业实践训练,进而掌握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加工、改性和制备方面的方法。

经过系统的培养,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较高的科学素养;

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核心知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合成工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表征测试方法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其学科前沿最新发展动态;

4)通过创新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训练获得创新意识和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5)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专业领域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6)通过毕业设计的科研能力基础训练,使学生具有初步从事专业科学研究和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及组织管理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特色课程

专业为学生开设化工热力学、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材料4门双语课程,为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的水平奠定基础;专业聘请了国内著名企业专家为本科生开设企业家论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造就行业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科研实践

专业拥有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功能高分子实验室和多家企业联合实验室;拥有现代化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合成、表面改性及性能分析测试与表征仪器,保证了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使用的实验基地。

专业在先进复合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表面与界面、高分子合成、纳米复合材料等开展了前沿科研工作。形成了以高分子材料表面与界面研究为核心,包括高性能纤维合成制备、航天复合材料、高分子膜材料、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和耐高温防腐材料、聚合物蛋白质仿生材料等多个具有国际学术前瞻性的专业方向。近五年来,完成国家、省和企事业科研项目总数50余项,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7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被四检收录论文有500余篇,申请专利90余项。目前在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973项目和国防重点预研项目等。

国际交流

专业十分重视国际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多名教师前往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进修与交流,与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如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等。与美国PPG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量身打造最为真实的就业指导及实习平台。

毕业去向

近三年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超过70%,出国留学比例15%-20%,,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考研去向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就业学生的主要去向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新能源及医药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知名中外企业从事专业技术、生产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

知名校友

李寅,黑龙江省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九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旭,美国PPG公司中国区总裁;周永丰,在Science发表论文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赵金保,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得者,厦门大学教授;胡君,陶氏益农马来西亚区总裁;徐辉,黑龙江大学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青年长江学者;田华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剖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前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遗传工程研究院,自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5年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等多层次办学体系。

专业特色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围绕“健康食品过程控制及食品安全”、“航天生物工程及智能装备”这两个学科方向,成立4个研发中心和2个国际合作中心。在极端环境(空间)生物效应与防护、特种生物分离工程与装备、食品加工过程控制、食品安全溯源数据集成等方面进行目标明确的学术创新团队培育、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及工程化、逐步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哈工大特色的食品研发平台。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

师资力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9人。总装航天食品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科技项目评审专家10余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保证。

知名学者、教学带头人

卢卫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副院长,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极端环境营养与防护研究所所长,极端环境营养分子合成转化与分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药食同源成分结构与功能,极端环境下生物学效应与营养防护,空间生物学效应与载人空间长效保障机制。主编《空间生物学与空间生物技术导论》、《极端环境营养学》,界定了极端环境营养学研究范畴和理论基础。

王振宇,教授,博导,特种生物分离工程团队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获得者、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央军委总后第一层级军队装备科技评价专家、载人航天生物项目评审专家、黑龙江省天然产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委、美国化学及食品学会会员。研究方向:特种功能食品与生物分离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科技部国防省部级与横向科技项目50余项,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空间营养学专著,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专利23项。

马莺,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DairyScienceandTechnology》杂志的副主编,黑龙江省科顾委成员。主要从事食品化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改性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市以及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科研鉴定成果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主持制定14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22部,出版英文著作6部。

崔艳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益生菌代谢调控及活性代谢产物结构与功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等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科研鉴定成果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5项,出版教材3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访问学者。

程大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基因定位与克隆、基因组功能研究。其次,在甜菜功能成分的挖掘与利用方面也开展研究。曾主持或参加国家、省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项目4项、省科技攻关等项目共1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4项。自参加工作以来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5部。

杨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黑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等。自日本留学归国后,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与功能评价、功能材料毒理学评价等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归国科研启动基金、国家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计划等多项科研及教学课题。主讲《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毒理学》、《功能性大米蛋白与健康》等多门专业课程。

单毓娟,营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项目和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毒理学会理事、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省实验动物学会副秘书长。主持省教学重点项目并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副主编规划教材4部、专著1部。2005-2008年在英国留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达能营养研究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和省政府二等奖5项。

杨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目前在FoodChemistry、Analyst、Talanta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8篇,EI论文15篇。

课程体系

学生主要学习三大系列课程:食品工程系列、生物系列和化学系列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分析、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学等。

特色课程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约30%的课程聘请世界上著名大学的知名教授进行全英文授课,同时设置多门双语课程,为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的水平奠定基础。

本专业实行导师制,由本专业具有丰富科研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当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大二开始学生进入导师课题组,直接参与导师的科学前沿课题研究。专业实行“3+1”培养模式,即是3年理论学习,1年实习实践。学生的实践内容直接与生产、科研相联系,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科研实践

本专业的研究领域涉及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智能药食机械装备工艺工程、极端环境营养与防护、食品生物技术及大数据集成、乳与乳制品加工理论与技术。上述研究内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专项计划、农业部科技专项、省、部、市级重点攻关计划和基金项目、国际合作计划以及企业等多渠道的科技计划的支持。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对高新科技的发展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国际交流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十分活跃。本学科75%以上的教师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本系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法国西部农业大学、美国兰斯顿大学、俄罗斯圣光机大学、新西兰皇家工学院、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INRA)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研究项目,并开展了多层次的联合办学。

近年来,教师出访50余人次,聘请国外兼职教授和学者50人次以上来学科交流、讲学。学生出国进行短期学术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已成为常态。教师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担任国际期刊《DairyScienceandTechnology》(SCI,法国,LeLait)副主编。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3年平均读研率55%以上。国内深造院校有:哈工大、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3年平均出国深造率近30%,境外深造院校有:爱尔兰都柏林国立大学、法国西部农业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俄罗斯圣光机大学等。

本专业本科生主要就业领域是大中型的食品加工企业。从事管理、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工作。本科生就业率连续3年100%,雀巢、联合利华、达能、乐天、中粮集团、强生集团、百威啤酒;伊利、蒙牛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国家机构、青岛啤酒;康佳集团、华为集团、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都有本专业的毕业生。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